Django笔记十三之select_for_update等选择和更新等相关操作

0 评论
/ /
484 阅读
/
8329 字
15 2023-12
本篇笔记将介绍 update 和 create 的一些其他用法,目录如下:
 
get_or_create
update_or_create
select_for_update
bulk_create
bulk_update
 
1、get_or_create
 
前面我们介绍过 get() 和 create() 的用法,那么 get_or_create() 的意思很简单,就是 获取或者创建,如果存在就返回,不存在就先创建再返回
 
假设对于 Blog model,我们想看下数据库有没有 name=“hunter”, tagline=“tagline_test” 的数据,没有的话创建并获取这条数据,有的话,就直接获取。
 
在之前我们操作可能是:
 
try:
    blog = Blog.objects.get(name='hunter', tagline='tagline_test')
except Blog.DoesNotExist:
    blog = Blog(name='hunter', tagline='tagline_test')
    blog.save()		
现在我们可以直接这样操作:
blog, created = Blog.objects.get_or_create(name='hunter', tagline='tagline_test')
这个函数的返回值有两个,一个是操作的 model 实例,一个是是否是 created 的 布尔型数据。
 
created 为 True,表示这条数据是创建,create() 到的
created 为 False,表示这条数据是获取, get() 到的
 
注意: 查询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,否则会造成多条数据返回而报错,这个逻辑同 get() 函数。
 
注意: 使用的字段,没有唯一的约束,并发的调用这个方法可能会导致多条相同的值插入。
 
字段默认值
 
假设 Blog 这个 model 除了 name, tagline 这两个字段外,还有 field_1 和 field_2 字段,但是他们不在我们查询的条件内,作用为在创建的时候设置的默认值,我们可以通过 defaults 来操作:
blog, created = Blog.objects.get_or_create(
    name='hunter', 
    tagline='tagline_test',
    defaults={
        'field_1': 'field_1_value',
        'field_2': 'field_2_value'
    }
)

最后关于这个函数,有个小提示,如果这个函数用在接口里,那么根据幂等性,我们应该使用 POST 方法来请求,而不是 GET 请求。
 
关于幂等性的概念,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询一下。
 
2、update_or_create
 
更新或者创建,使用方法同 get_or_create()
 
假设对于 Blog model 我们想实现的操作如果存在 name=‘hunter’, tagline=‘tagline_test’ 的数据就将其 field_1 和 field_2 的字段更新,不存在的话,就创建该数据。
 
之前的操作逻辑大概如下:
defaults = {"field_1": "field_1_value", "field_2": "field_2_value"}

try:
    obj = Blog.objects.get(name='hunter', tagline='tagline_test')
    for key, value in defaults.items():
        setattr(obj, key, value)
        obj.save()
except:
    new_values = {"name": "hunter", "tagline": "tagline_test}
    new_values.update(defaults)
    obj = Blog(**new_values)
    obj.save()
现在我们使用 update_or_create 可以如下操作:
obj, created = Blog.objects.update_or_create(
    name='hunter', tagline='tagline_test',
    defaults={"field_1": "field_1_value", "field_2": "field_2_value"}
)
3、select_for_update
select_for_update 的操作复杂一点,作用类似于 SQL 中的 SELECT … FOR UPDATE 语句
 
操作如下:
from django.db import transaction

blog_list = Blog.objects.select_for_update().filter(name="hunter")
with transaction.atomic():
    for blog in blog_list:
        ...

当 blog_list 去获取数据的时候,所有匹配上的 entries 都会被锁,直到这个事务结束。
 
意味着这个时候,其他的事务会被阻止更改或者重新在这些数据上加锁。
 
我们来举个例子,在我们执行下面的语句时:
import time
from django.db import transaction

blog_list = Blog.objects.select_for_update().filter(name="hunter")
with transaction.atomic():
    for blog in blog_list:
        print("locking ...")
        time.sleep(20)
这个时候,我们在重新开一个 shell,来执行下面的语句:
Blog.objects.filter(name="hunter").update(name="hunter_1")
因为第一个 shell 里执行的命令还没有结束,而且在数据上加了锁,因此第二个 shell 里的语句会进入等待,直到第一个 shell 里的命令执行完成之后,第二个 shell 里的命令才会执行。
 
注意: 如果在第一个命令里,对 blog 数据进行操作,比如 把 name 字段改为了 hunter_2,那么在第二条命令的条件里筛选不到结果然后更新的。
 
select_for_update() 这个方法有两个默认参数,nowait=Falseskip_locked=False
  • nowait的含义是匹配的记录被锁时不等待,会抛异常。但是 MySQL8.0 以前不支持。
  • skip_locked的含义是SELECT时跳过被锁的记录。

select_for_update()方法必须应用在事务中,可利用@transaction.atomic()装饰器包裹视图函数

from django.db import transaction

@transaction.atomic
def doSomeThing(request):
    pass
    return HttpResponse('OK')
  • 因为用的 MySQL 版本是 5.7 nowait=True不可用,所以暂时不知道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死锁
 
4、bulk_create
 
批量创建,在前面介绍增删改查的时候介绍过一次,这里再简单做一下示例:
from blog.models import Blog

blog_list = [
    Blog(name="hunter_1", tagline="tag_1"),
    Blog(name="hunter_2", tagline="tag_2"),
    Blog(name="hunter_3", tagline="tag_3"),
    Blog(name="hunter_4", tagline="tag_4")
]

Blog.objects.bulk_create(blog_list)
如果我们批量创建的数量过多,我们可以指定分批次来创建,通过 batch_size 参数来指定。
Blog.objects.bulk_create(blog_list, batch_size=2)
5、bulk_update
批量更新,方式与 bulk_create 的方式类似,以下是使用示例:
blog_list = Blog.objects.filter(id__lte=20)

for blog in blog_list:
    blog.name = "name_updated"
    blog.tagline = "tag_updated"

Blog.objects.bulk_update(blog_list, fields=['name'], batch_size=2)
需要注意的是 bulk_update 多了个参数,fields 这个是用来指定需要更新的字段。
 
如我们上面的命令所示,我们指定更新的是 name 字段,那么就算我们更改了 tagline 的数据,只要 fields 列表里没有指定该字段,那么后台也不会更新该字段。
 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43354181/article/details/123697817